就范圍來講,供應鏈管理包含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不僅要考慮物流管理,還要考慮資金、能源、信息等諸多方面。
另外,供應鏈管理比較注重結果,物流管理注重過程。物流管理對物流的各個環節都要實時跟蹤、監控,而供應鏈管理更注重個節點企業自身情況,對節點企業之間如何運作不太關心。
基于以上兩點,供應鏈管理更偏向管理,而物流管理更偏向于技術。
我認為供應鏈和物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從目前學術界的研究來看,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有融合的趨勢,兩者的區別已逐漸縮小,甚至有的學者已經提出物流管理就是供應鏈管理。

一、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的概念
(一)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管理一詞,最早是由一些世界級的管理顧問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提出的,此后,隨著經濟和技術的快速發展,供應鏈管理從理論和實踐上都發生了深刻變革。最初,供應鏈管理被認為是一種關于加快物品和信息在供應通道中流動的運作管理活動,這種活動可以優化業務環節,并能使企業和供應鏈中的伙伴的活動保持同步,以在供應鏈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然而這只是供應鏈管理概念所涵蓋的一部分。
目前,比較主流的觀點是立足于管理思想和方法集成的角度,認為供應鏈管理是執行供應鏈中從供應到最終用戶的物流的計劃和控制等職能。根據我國《國家物流標準術語》的定義,供應鏈管理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劃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
(二)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F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基礎上的,有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的含義:狹義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資的采購、運輸、配送、儲備等活動, 是企業之間的一種物資流通活動;廣義的物流管理包括了生產過程中的物料轉化過程,即現在人們通常所說的供應鏈管理。